在不断试水的过程中,盒马也从定位中产到画像逐渐变得模糊。无论是出于获取更多用户的需求,还是迎合当下消费趋势,经过跟山姆打价格战、以雷霆手段降价、大砍SKU等一系列操作,可以看出的是,盒马似乎想要讨好“所有人”。
那么问题来了,“所有人”怎么看呢?
今年10月,“盒马线下降价引发会员不满” 的话题上了热搜。自10月13日盒马大刀阔斧地“折扣化改革“以来,盒马的会员“叫苦连连”:有盒马会员吐槽,线下专享价和会员折扣不叠加,年费会员成了冤大头;还有会员称,会员折扣价算下来没有线下专享价便宜,退卡却被告知不支持退款。
据悉,盒马X会员店主要面向中高端消费者,提供更多自有品牌、进口商品和高品质服务。要进入盒马X会员店,消费者需要交258元会员费并享受88折的优惠。
然而,尴尬的是,在此次“折扣化改革”中,盒马门店5000多款商品变得更便宜了,乳制品、饼干、方便速食、水饮、洗护产品、冷冻肉禽、冷冻水产等品类的商品价格普降20%,比盒马X会员店8.8折专享价还要便宜。
付费会员本是盒马最忠实的用户和重要收入来源,如此一来,会员的伤心也是在所难免。
同样委屈的,还有盒马的供应商。
同期,一则名为《一位女性新消费创业者的艰难求生》在网上走红,控诉盒马将其下架。盒马在短时间内杀伐果断地大砍SKU,由原来的5000多个缩减至2000多个,同时引入800多个新品,最终实现2000-3000 SKU的动态平衡。可以说,在这个过程中,有一半的供应商面临着被淘汰的局面。“要么降价,要么下架”,盒马的这一步棋走得快又狠,“羊毛出在供应商身上”的粗暴做法,让供应商们始料未及。
(图源:Chabiubiu公众号)
而在这场变革中看似受益最多的大众消费者,虽然被低价短暂吸引,但对品牌本身没太大粘性,“主打一个哪里便宜去哪里”。与此同时,盒马今年来频频爆出质检问题,价格便宜的同时质量是否过关,依然是大众消费者尤为关注的问题。
想要讨好“所有人”的理想是丰满的,但现实却是骨感的。显然盒马如此疯狂举措的副作用也很大:伤了会员的心,得罪了供应商,大众消费者没太大感觉,留下了一地鸡毛。
如何在“降价不降质”的同时实现稳步盈利,是盒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03 移山之路道阻且长
心急吃不了热豆腐,盒马需要慢下来。
经过这两年疯狂举措的洗礼,盒马的优劣势都已十分明显。
一方面店子多元化经营,满足不同层级客户需求,且号称“三驾马车”的盒马鲜生、盒马X会员店和盒马奥莱,用户增长已初见成效:公开数据显示,2022年盒马鲜生销售额同比增长超25%,盒马X会员店增长超247%,奥莱和邻里的增长则高达555%。
另一方面这“三驾马车”的定位还比较模糊,尤其在会员权益和供应链建设上,粗放式运营留下的隐患还有很多。
在消费者端,盒马需要让“三驾马车”更有差异性。
盒马X会员店要做的,是提升会员的幸福感。
这一点上,已经入局20多年的山姆显然更有经验:例如山姆利用会员制度分析消费者的购买记录和偏好,提供个性化推荐服务;为会员提供独家的优惠券和专属活动;采用积分和奖励机制来鼓励消费者提高忠诚度和增加消费频率;此外,当会员达到一定的消费额度时,还可以获得额外的奖励或特殊待遇。
与山姆相比,盒马会员的价值感是相对薄弱的,如何留住这批忠实用户,提供更多的优惠和服务,来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尊重,是盒马需要用心去对待的。
而盒马鲜生作为主力生态,目前已有较好的发展势头与盈利局面,比如货架布局紧凑、生鲜产品迭代快、水果分量符合独居年轻人的需求、能够坐下来堂食等特点,无论是与山姆等会员制超市,还是永辉等大卖场超市都有一定的差异化优势。基于此,要继续保留特色,继续俘获中产群体以及年轻人的心。
目前来看,顺应消费趋势的盒马奥莱已站稳脚跟,好特卖、嗨特购等专注于下沉市场的折扣超市爆火也印证了这一点。在如何实现降价不降质的同时,盒马奥莱的选品与定价策略,应与盒马X会员店、盒马鲜生拉开距离。总而言之,盒马要实现的是“用户扩张”而非“用户转移”。
除此之外,盒马也要加强国产品牌名片。
既要“移山”,不仅是在“移山价”上发力,更要在“移山品”上做足功夫。
谈到山姆,消费者津津乐道的几款明星产品如麻薯面包、伯爵瑞士卷、蒜味虾片、松露巧克力等,都成为了其宣传的金字招牌。而国产超市面临的困境是,目前还处于打价格战的阶段,炙手可热的明星产品印象寥寥。
盒马想要吸引消费者,提升品牌感知度与辨识度尤为重要,通过打造“爆品”实现品牌增值,让“首家中国自己的会员制超市”不仅仅停留在口号,而是在实实在在的产品认可度上。
而在供应链端,盒马的改革要贴合实际,走得更稳一些。
在今年10月推出“折扣化改革”之前,盒马就一直想要重塑零售产业链,告别品牌供应商为主的KA模式。
简单来说,就是通过与品牌供应商合作推出渠道专供产品,将价格打下来。这也是盒马对标山姆、Costco等国际零售巨头实现“硬折扣”的方法——大力发展自有品牌。与此同时,盒马正加速构建自己的供应链公司。
按照盒马最新规划,未来成品部的商品,其模式为源头采购、工厂定制,在生产环节就控制住产品成本。鲜品部则通过基地直采的方式,进一步优化供应链。
盒马希望将商品采购价格降至目前一半左右的愿景是美好的。然而现实的难题也摆在眼前:
首先山姆在中国的付费会员比盒马多出100多万,这个差距足以让盒马在价格战中“大伤元气”;其次,在倒逼品牌商主动改变、粗暴删减SKU的过程中,产生的纠纷和负面也是需要关注的;此外,搭建自己的供应链公司需要持续“烧钱”,面临较大的资金负担。
在大刀阔斧地展望未来与保住现有的用户和口碑之间,是需要权衡的。毕竟,盒马还在面临着最实际的盈利问题。
等待盒马去做的还有很多。无论是拓店、降价、重塑供应链还是讲好国产品牌故事,归根结底,盒马还需赢得更多的用户,具备更大的规模与想象空间。
如此看来,暂缓IPO并非全然是坏事。也许现在就是一个良好契机,能够让盒马放慢脚步精细布局,去做过去想做,却未能做之事。
评论
暂无评论
请登录或注册后发表评论。